编者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2012年,企业文化部展开了“企业文化下基层”活动。在一线,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人、不知道的故事,像一枝枝质朴的山花,以不一样的姿态,芬芳了我们的基层之路,彰显了我们的文化之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午6点以后,下了班就是自由时间了。但对于安泰采矿集团哈尔乌素项目部综合部部长李飞雄来说,他的工作还将继续延续——因为他有非常重要的“两会”去参加。
3月8日这天,和以往的日子一样,晚餐之后,李飞雄就对旁边的同事说:“走哇,开会去。”
吃饭的时候,李飞雄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像家人一样和员工聊天。“天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哈哈,比一家人还像一家人呀!”李飞雄这样回答自己的疑问。
7点钟,天已经全黑了,伴着昏黄的路灯和汽车的轰鸣声,李飞雄和生产调度主任杨站淋开始讨论项目上当天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从项目部办公楼到员工生活区只有3公里,不到10分钟就到了。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大约有40多人,除了项目部的几个综合干事,大部分都是在现场操作的司机。会议桌围满了人,每人都拿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桌子后面,司机们每人搬个小凳子,也满满地围了一圈,还有几个人还靠着墙站着。新一期的《新维控股》报刚来,会议还未正式开始,几乎每人手里都在认真读报。会议室的墙上,“安全成就精采”的标志下,是一个很大的电视机。两边的墙上贴着“卡车追尾对司机伤害示意图”、“安全组织机构图”等。
“平时没事司机们可以来这看看电视。”李飞雄告诉记者,因为司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文化建设工作,他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7点10分,人都来齐了,当天的第一次生产安全调度会准时开始。
“我说一下车辆保养问题。”
“我说一下司机考试的问题。”
……
人们陆续发言,说出当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号48车”
“4号42车”
“7号46车”
“10号51车”
……
问题解决之后,操作手们开始陆续汇报当日车辆的装载量。气氛一直很轻松,像拉家常一样,大家各抒己见。不到30分钟,问题几乎都解决了,第二天的工作也部署完了,会议就结束了。
走出会议室以后,李飞雄又赶着回办公楼。办公楼3楼的会议室,还有一群人在等着他开另一个“生产安全调度会”。
“第一个会是针对操作手的,第二个会主要是针对管理者的。”李飞雄说。
8点,第二次安全调度会准时开始。这次,人明显少了些,约30人左右,年轻的面孔居多。李飞雄首先和员工们介绍了集团“企业文化下基层”的活动,倡议员工们多关注集团的微博,多投稿子。
“集团的报纸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咱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今年的‘大衣哥’不就是有一个平台才出名的吗?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说到刚刚成立微雨文学社,李飞雄这样鼓励与会的员工,积极参加。因为第二天正好是安泰采矿的2012年管理工作会议暨生产动员大会,解决完工地上的问题,李飞雄开始部署第二天的工作。谁留下继续当日的工作,谁去会议现场,谁负责住宿……一切安排得仅仅有条。
“好了,没事就散会吧,大家好好休息。”同样,会议很短,20分钟左右就结束了。
记者了解到,2009年7月份,生产安全调度会就有了,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这个会议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哈尔乌素项目部每一个员工的日常生活了。
“没有多余的话,就是解决今天问题,部署明天工作。”李飞雄向记者这样解释会议的意义。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4月开始,细细算来,这个普普通通又非比寻常的“两会”,李飞雄已经参加了700多次了。虽然每天的“两会”占据了他不少的休息时间,但是李飞雄甘之如饴。
“我这点辛苦算什么,只要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一切都安全。我们的杨站淋杨经理每天大清早还有一个会呢,他是每日‘三会’啊!”
李飞雄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3月9日,安泰采矿的2012年管理工作会议暨生产动员大会上,李飞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早在2005年,他就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记者为项目部一个司机拍照时,李飞雄为司机扣扣子
李飞雄荣获2011年安泰采矿集团“先进工作者”(右一)